【國內旅游】國外如何保護文物古跡:意百歲建筑不得拆改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環(huán)球在線 編輯:彭俊 2013-05-31 09:53:05
—分享—

  中國一名學生近日在埃及盧克索神廟雕像上刻字一事引發(fā)了廣泛熱議,雖然中文涂鴉已被清洗干凈,但事件背后折射的旅游文明仍引人深思。近年來,隨著出國旅游的人增多,不文明的行為時有出現(xiàn)。如何保護文物古跡,如何懲治破壞文物的行為,一些國家的做法也許值得借鑒。

  埃及: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埃及是文明古國,龐大的古跡隨處可見,為它們套上保護罩并不現(xiàn)實。但人們在幾乎所有重要文物景點能都看到大批“旅游警察”。這些警察不僅要保護游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還要監(jiān)督本國和外國游客,防止他們在文物上信手涂鴉,或有任何破壞或盜竊文物的舉動。一經發(fā)現(xiàn),旅游警察有權依法嚴懲。

  另外,埃及新的古跡保護法案規(guī)定,對破壞神廟、古雕像等古跡以及在古跡周圍建造房屋者,可根據情節(jié)輕重,施以不同額度的罰款,最高可達10萬美元,并判處無期徒刑等。

  英國:“蜜蜂衛(wèi)士”保古建

  在位于北威爾士弗林特郡的英國松濤谷遺址公園內,包括18世紀的磨坊和工廠在內的一些古老建筑也屢屢遭到一些文物盜竊者的侵入和破壞。為制止這些破壞,當地文物保護部門正準備“邀請”一群特殊的“安全衛(wèi)士”蜜蜂,來保護這些飽經摧殘的古建筑。

  文物保護部門的負責人說,只要和當地蜂農合作,布置一些“訓練有素”且“安全”的蜜蜂,就能夠很好地掌控蜜蜂的行動。不過,由于啟用“蜜蜂衛(wèi)士”可能會造成“入侵者”的健康和安全問題,且如何確保蜜蜂不會誤傷他人有一定難度,“蜜蜂衛(wèi)士”保古建的方案仍有待商榷。

  意大利:百歲建筑不得拆改

  在浪漫的意大利人眼中,保護文物就是保護他們的生活品質,是意大利公民的社會責任。根據意大利相關規(guī)定,具有100年以上歷史的建筑物,未經有關主管機關批準不得拆毀與改建,裝修內部也須經文物部門派人檢查、鑒定和批準。舊市區(qū)除非經特批,原則上不再增加新建筑。

  為了更好地保護歷史遺跡和文物,意大利政府專門設立了一個文化遺產部,下有出土文物、藝術品、古建筑、古圖書等18個保護局。還制定了許多保護文化遺產的法律和政策。在資金上,意大利政府每年都會將一定比例的國民收入直接劃撥給文物保護部門。

  印度:最高罰5000盧比

  為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印度從1958年到1973年先后出臺了4項法案、法規(guī)。1992年,印度政府又出臺一項修正案,嚴禁在歷史古跡周圍100米內進行開發(fā)、建筑活動以及從事經營活動,并對遺址100米到300米以內地區(qū)的經營活動加以限制。

  根據印度古跡保護法規(guī)規(guī)定,損毀古跡將處以最高5千盧比(約合人民幣550元)罰款,或判處最長3個月監(jiān)禁,或兩項處罰并行。

  俄羅斯:罰款擬增10余倍

  2013年5月7日,普京簽署了《俄羅斯聯(lián)邦行政違法法典》修正案,第13次對該法典進行修改,大幅提高了違反歷史文化古跡保護規(guī)定的罰款數額。

  根據最新獲得簽署的《俄羅斯聯(lián)邦行政違法法典》修正案,違反文化遺產保護規(guī)定的行為發(fā)生時,對個人的處罰將由最高1500盧布(約合人民幣300元)提高到2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4萬元)。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環(huán)球在線

編輯:彭俊

閱讀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