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沙等地收緊樓市調控 南京部分區(qū)域限價松動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彭俊 2019-04-25 08:52:17
—分享—

  原標題:武漢長沙等地收緊樓市調控 南京部分區(qū)域限價松動,整體仍偏緊

  樓市“銀四”接近尾聲,南京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有變化嗎?4月1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房住不炒”,武漢、合肥、長沙等城市也相繼收緊了樓市調控,業(yè)內人士指出,雖然南京部分區(qū)域的限價略有松動,不過從整體上看,房地產市場依舊“穩(wěn)”字當頭。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馬祚波

  在4月19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中,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表述只有一句話:“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雖然篇幅不長只有44個字,不過分量卻很重,尤其是當下不少地方對于樓市調控有所放松的議論不絕于耳,一些樓盤也借助這一話題制造“市場熱銷”的假象,從而給買房人帶來錯誤引導。

  “房住不炒,關鍵在于‘一城一策’。”業(yè)內人士認為,過去一張藥方全國“服用”的現象已經有所改變,不同的城市針對各自樓市發(fā)展的現狀進行微調,將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有序發(fā)展。在樓市相對較熱的湖北武漢,上周傳出消息稱當地相關部門已經劃定了未來三年的房價調控目標,即“2019-2021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價格漲幅不高于5%”,同時,住宅租金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超過40%,公開出讓的住房用地價格漲幅不高于5%。而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前4個月武漢發(fā)出的近百張預售證中,備案價上調的項目占比33%,個別樓盤的價格漲幅在2000元-5000元/㎡左右,未來三年房價漲幅不超5%,或將有效抑制投資客入市。

  同樣是在上周,湖南長沙也上調了部分房產的契稅,在一份《關于調整長沙市第二套住房交易環(huán)節(jié)契稅政策的通知》中,當地宣布從4月22日起,停止執(zhí)行對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契稅優(yōu)惠政策,即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按4%稅率征收契稅(之前為2%),一套200萬的房子將多花4萬元,此舉被視為向炒房者發(fā)出明確信號。在安徽合肥,相關部門于4月12日對濱湖新區(qū)居住用地的最高限價進行了調整,區(qū)域內的最高單價下調了375萬元/畝,住宅樓面價則下調了5000元/㎡。

  相較而言,南京房地產市場在過去一年多基本保持平穩(wěn),不過就“限價”政策而言,其實去年底便出現了松動跡象。在城北板塊,去年亮相的桃園世紀精裝價最高接近50000元/㎡,當時該片區(qū)的限價只有40000元/㎡;2019年1月,仙林的高科紫微堂新領銷許,超40000/㎡的價格創(chuàng)下仙林湖板塊的區(qū)域新高。今年春節(jié)過后,南京城南的新盤中海城南公館首次亮相,銷許均價37000元-38000元/㎡,突破了城南35000/㎡的區(qū)域“天花板”;3月22日開盤的城北“地王盤”星河天賦毛坯均價為39000元/㎡,而該樓盤所屬區(qū)域的精裝限價為38000元/㎡,星河天賦的毛坯價甚至略高于“鄰居”的精裝價。

  樓市專家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在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房住不炒”的背景之下,各地采取的“一城一策”成為地方政府進行樓市微調的重要舉措,有松有緊將成為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的常態(tài)。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一線和包括南京在內的準一線城市,目前尚不具備調控政策全面放開的條件,不過,市場微調已被業(yè)內接受。而在其他樓市過熱的城市,繼續(xù)收緊也將是不難預見的調控格局。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彭俊

閱讀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聞網首頁